帕金森不是“不治之症”,什么是不治之症?不治之症指的是像癌症,恶性肿瘤这些完全治疗不好的疾病,而帕金森是可以治疗好的,这里这个“治”指的不是“完全治愈”,指的是临床上的康复,通过正确的治疗方式,可以让帕金森患者症状改善的好,患者能够很好的自理生活,生活质量提高。
都说帕金森是“老大难”的问题,很多患者患了帕金森造成心理障碍,后来心理问题造成帕金森的恶化,形成了恶性循环。
而且几乎每个帕金森患者都会每天被病痛所折磨,而且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在1次李艳波主任的问诊过程中,得知了孙先生,肌肉无力,震颤不止,有僵硬,便秘,语言障碍,呛咳等,对生活影响特别大,基本生活无法自理了。
上个厕所都需要人搀扶着,吃饭需要人来辅助。
其实,孙先生这种的帕金森病人都不在少数,没有正确对待帕金森对生活影响是非常恶劣的,李艳波主任建议帕金森患者可以通过这4点来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针对帕金森病的治疗,药物永远是最重要的,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西医、中医都对帕金森的治疗,作出了很大贡献。
而且中医在这个领域的作用也被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和接受,李艳波医师经过多年的临床小4十年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总结的经验方:活络除颤汤剂也已经取得了1些成效。
活络除颤汤因为治疗帕金森的效果不错,目前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
2. 以5谷杂粮为主,多吃粗粮,如糙米、全麦、玉米、红薯等。
喝1些养生粥,小米最好,可以加红薯、山药,黏腻型便秘可加薏米,容易上火的人可加红小豆。
多吃蔬菜、水果;限量吃肉类、禽蛋类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3. 患病之后,角色发生变化,由健康人变为病人,身体不受自我控制,变得迟缓,僵硬,颤抖不止,做事情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深入了解这个疾病,缓慢进展,长期需要服药治疗,不小的经济负担,容易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自尊心受挫
患病前可以自食其力,患病后,很多事情力不从心,要依赖家人,容易贬低自己,觉得自己是家人的负担,变得敏感,失去生活信心,自卑等。
依赖性增强
很多老年人患帕金森病后,变得害怕,害怕自己1个人在家或是外出看病,走不了,病情加重怎么办,时刻离不开老伴或是儿女,缺乏安全感,依赖性增强。
恐惧
很多患者,害怕外出,害怕身体颤抖、僵硬或是迟缓、异常姿势,引起别人注意,用“奇怪”的眼神看自己。
患者的这些心理变化不容忽视,家属或医护人员应多理解、关心、鼓励患者,调整好心态,积极治疗,科学规范治疗,坚持针对性的康复锻炼,则可以有效控制症状,让患者能够生活自理,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4.帕金森的运动锻炼,帕金森运动方式包括有氧锻炼即中小运动量的耐力锻炼,包括户外慢跑或者跑步机上慢跑等,伸展锻炼如广播体操中的1些伸展运动动作,和1些力量锻炼如利用哑铃等器械所做的力量锻炼。
另外,由于太极拳对锻炼平衡感有益,也是不错的选择。
交易前请核实商家资质,勿信夸张宣传和承诺,勿轻易相信付定金、汇款等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