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很少在40岁以前发病。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帕金森在4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0.35%,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2%,随着年龄的增长,帕金森的发病率增加,说明与年龄相关的神经系统的老化可能与帕金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关。
帕金森起病相对隐匿,进展较为缓慢,患者可能会出现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态平衡障碍等症状,部分患者则会出现嗅觉减退、肢体麻木或疼痛、夜间多梦、排尿障碍、便秘、抑郁或焦虑以及幻视等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患者的“姿势反射消失”,往往在疾病的中晚期出现,开始患者会出现身体不容易平衡的现象,稍不平整的路面或者别人碰1下就会跌倒。
为了保持平衡,患者会越走越快,止不住脚步。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后拉试验来检测,让家属站在患者背后,嘱咐患者做好准备后牵拉其双肩。
正常人能在后退1步之内恢复正常直立,而姿势反射消失的患者往往要后退3步以上或是需要人搀扶才能直立。
当病情较重时,患者则会出现冻结现象,表现为想要开始走时迈不动腿,双足似乎粘在地上,需停顿数秒钟后才能走起来;有时候走着走着突然就迈不开步了,尤其是在弯或是看见前面有东西挡着路的时候。
出现此类症状后,可进行“步行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及动态平衡,避免摔倒。
每隔50厘米画1条醒目的横线,然后要求患者按照以下步骤训练:
1、身体直立、抬头目视前方,起步时脚抬高,着地时先足跟再足尖。
2、步长、步频的控制:按照线路标记控制步长,用指令控制步频。
3、不良步态的纠正:在训练过程中,随时纠正患者不良的行走姿态,包括抬脚低、向1边倾斜等。
有条件的可在场地的两端设镜子,帮助患者自我纠正。
“活络除颤汤”根据以往治疗案例所总结出的1种专门治疗帕金森震颤的方案,帕金森震颤类病机在于脾虚络阻,肝风内动,肝肾阴液精血亏虚,血不养筋,肝阴不能制约肝阳而肝阳亢奋无制所致。
“活络除颤汤”通过从帕金森发病根源着手,以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化痰通络、调和阴阳、镇静止颤。
药物有效渗透中枢神经,保护和修复受损的病变神经细胞,避免其继续破坏,促进其功能的恢复,提高神经系统的的自身免疫能力,促进神经细胞的新陈代谢。
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已经申请国家专利!虽然中医治疗不比西医治疗那么见效快,但是中医也不像西医那样治标不治本,利弊明显,希望帕金森患者们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治疗方案!
北京仁爱堂客服吴鑫, 微j k s z 0 8
交易前请核实商家资质,勿信夸张宣传和承诺,勿轻易相信付定金、汇款等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