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酸洗钝化,列管换热器清洗费用
锅炉清洗的步骤:1、除垢清洗。
在清洗槽循环水内按比例加入配置好的除垢清洗剂。
进行锅炉清洗除垢。
根据垢量多少确定清洗循环的时间和加入药剂多少。
确认全部垢质清洗下来之后入下1步清洗程序。
2、清水清洗。
将清洗设备和锅炉连接好后。
要用清水循环清洗10分钟。
检查系统状态。
是否有泄漏。
同时将浮锈清洗掉。
3、剥离防腐清洗。
按比例在清洗槽循环水内加入表面剥离剂和缓释剂。
循环清洗20分钟。
使垢质和清洗的各部件的分离。
同时对没有结垢的物体表面进行防腐处理。
防止除垢清洗时清洗剂对清洗部件产生腐蚀。
板式换热器是用薄金属板1般为不锈钢压制成具有1定形状波纹的换热板片,然后加密封胶垫叠装而成的1种换热器。
主要由传热片、密封胶垫、夹紧螺栓、压紧板、整机框架等0部件组成。
冷热介质通过相邻换热板片流经各自通道,中间通过1层薄换热板片进行换热,因此节能,换热系数高,使用可靠,结构紧凑,体积小,占地少,组合灵活,调整维修方便。
板式换热器是1种结构紧凑、换热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小为管式换热器的1/3、使用寿命长、投资小、易于除垢、可靠耐用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制药、船舶、纺织、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是实现加热、冷却、热回收、快速等用途的优良设备。
但是,由于板式换热器1般换热温度较高特别是汽水交换,且其换热效率高,所以易结垢。
同时板式换热器内部流通孔径小,结垢后使内部通道截面变小甚至堵塞,造成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从而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因此,板式换热器应定期进行化学清洗,除掉污垢,以保证板式换热器的换热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板式换热器清洗前的准备:板式换热器1般可分为:水水交换和汽水交换两种方式。
水水交换方式冷热介质均为水,且冷热水温差不大,大概在70~90℃之间,两边结垢情况基本相同;汽水交换方式热介质为水蒸汽,1般不易结垢,冷介质为水,温度约90℃,易结垢。
其垢样大致可分为水垢和污垢,尤以水垢为主。
水垢主要是水中溶解的各种盐类受热分解溶解度降低而结晶沉积在传热片上,通常为碳酸盐、磷酸盐、硫酸盐和硅酸盐,这类垢结晶致密,比较坚硬,难以清除;污垢1般是由颗粒细小的泥砂、尘土、不溶性盐类的泥状物、胶状氢氧化物、杂物碎屑、腐蚀产物、油污、特别是菌藻的及其粘性分泌物等组成,这种垢体积较大、质地疏松稀软,较易清除。
板式换热器的垢样以水垢为主,比较坚硬,和传热片结合牢固,难以用物理方法清除,所以选择用化学清洗中的酸清洗方法除垢。
根据板式换热器的结垢情况、老化程度和用户的要求,板式换热器的化学清洗可分为拆卸清洗和不拆卸清洗两种方法。
拆卸清洗除垢比较效果好,但劳动量大、工序复杂,且容易造成换热器渗漏、0配件损坏等不良影响;不拆卸清洗除垢不够好,但劳动量小、工序简单,且不容易造成换热器渗漏、0配件损坏等不良影响。
当板式换热器结垢情况严重、换热效率低下,甚至堵塞时,要采取拆卸清洗;当板式换热器结垢较轻或老化严重时,可采取不拆卸清洗。
化学清洗时可采取循环清洗和浸泡清洗相结合的清洗工艺。
循环清洗是用循环泵、清洗槽、塑料管、清洗对象组成封闭循环系统,将循环系统中加入适量清洗剂,用循环泵循环清洗;浸泡清洗是循环系统中清洗剂均匀达到1定浓度后,关闭循环泵浸泡。
为了保证清洗剂的浓度,在循环过程中,每隔1h要检测1次清洗槽内清洗剂的浓度,使清洗剂的浓度始终保持在0·10~0·15mol/L有效的范围内,必要时需添加清洗剂。
遇中午或晚上可采取加清洗剂后浸泡清洗。
sdhrqx
如有条件可采用除氧水。
3是冲洗流速应尽可能快。
1般应控制在0.5~1.0m/s以上。
务使冲洗时间尽可能越短越好。
冲洗终点为排水水质清晰。
ph=5~6。
含铁量小于20~50mg/L.冲洗结束。
视酸洗介质不同。
进入漂洗或钝化工艺。
6。
漂洗当用柠檬酸做清洗剂时。
在酸洗酸洗后水冲洗工艺结束后。
1般要再用稀柠檬酸溶液。
对清洗系统进行1次冲洗。
这种冲洗称为漂洗。
漂洗的目的是。
利用柠檬酸的洛合能力。
除去尚残留在清洗系统内的铁离子及水冲洗可能在金属表面产生铁锈。
为下1步的钝化创造条件。
第6章安全基本要求6.1清洗单位须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操作规程。
锅炉清洗前。
工作人员必须学习并熟悉清洗的安全操作规程。
了解所使用的各种药剂的特性及急救方法。
并做好自身的防护。
6.2清洗现场应备有可靠的消防设备、安全灯、充足的照明、急救药品和劳保用品。
6.3清洗时。
禁止在清洗系统上进行其它工作。
酸洗时不准进行明火作业。
在加药场地及锅炉顶部严禁吸烟。
清洗过程中。
应有专人值班。
定时巡回检查。
随时检修清洗设备的缺陷。
滨州酸洗钝化,列管换热器清洗费用化碳使用途径的简单划分化碳使用应用的化碳流动早期市场正在出现,但化碳使用的未来规模尚不确定C02衍生产品和服务的未来市场潜力难以评估。
技术发展处于早期阶段以及对大多数对政策框架应用的依赖使得对未来市场的估计变得极具挑战性。
从理论上讲,1些化碳的使用应用,如燃料和化工产品,可能使化碳的使用规模增至每年数十亿吨,但在实践中,或将与使用低碳或电力的直接竞争,而后者在大多数应用中更具成本效益。
交易前请核实商家资质,勿信夸张宣传和承诺,勿轻易相信付定金、汇款等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