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差贸易已经成为贸易商进行现货交易的新型定价模式,在面对价格波动的风险下,基差贸易可以使得买卖双方互利共赢。
1、基差贸易是什么意思?
基差贸易是进口商经常采取的定价和套期保值策略。
它是指进口商用期货市场价格来固定现货交易价格,从而将售价格波动风险移出去的1种套期保值策略。
2、基差贸易是怎么操作的?
进口商经常利用基差交易进行套期保值。
进口商在与出口商谈判时不确定固定价格,商定采用交易所的期货价格加上基差作为浮动价格。
1旦进口商等到售货物时,进口商再以等于或大于买入现货的基差价格出售货物,并在期货交易所以多头平仓。
这样,理论上无论期货价格如何变化,进口商都不会在现货交易中受到任何损失。
而且如果现货下跌幅度较小或期货上涨幅度较小,则卖出现货的基差大于买入现货的基差,进口商还会取得基差交易的盈利。
3、举例
某进口商以基差形式与国外商人签订1笔玉米进口合同,交货期为11月份。
价格为12月份期货价格加上15美分,12月份的期货价格由进口商在10月10日前选择。
于9月28日,该进口商认为某日的12月份期货价格较高,遂通知出口商,选择9月28日的12月份期货价格2.36美元/蒲式耳+0.15美元/蒲式耳作为进货价。
为移价格波动的风险,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建立空头交易部位。
11月2日,该进口商在国内寻找最终买主,达成售合同,现货价格跌至2.45美元/蒲式耳,而期货价格也下降到2.28美元/蒲式耳。
进口商在达成售合同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以多头平仓。
这样,现货卖出基差—现货买入基差=1715=2美分。
可以看出,该进口商通过基差定价配合套期保值,不但在价格下跌时,用期货市场的盈利弥补了现货市场的亏损,而且还取得了基差交易的盈利每蒲式耳2美分。
以上内容来源于百度百科
交易前请核实商家资质,勿信夸张宣传和承诺,勿轻易相信付定金、汇款等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