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是吃饭的,代理记账是财税服务的。
1个面向C端,1个面向B端。
海底捞员工主体是餐饮服务员,代账员工主体是记账会计。
两类8竿子都打不着的,到底有什么共同点两类专业度似乎差距明显的员工群体,到底有何相似之处但两者还真有很多相同点,不是表面上相同,而是本质上的类似。
两类的相同点之1:两者过去都曾经因为专业的员工服务而获得增长和利润中国的代账大概有万家左右,服务接近千万中小微企业,靠的就是能提供专业的记账报税服务。
在中国经济狂飙突进的年代,广大代理记账虽说没有大富大贵,但也算得上小富即安。
代理记账会计地位都不错,1般被小微企业客户尊称为老师。
而海底捞作为餐饮行业的1个标杆,靠的是1群真正想客户所想,为客户贴膜、美甲、洗头、作诗、带小孩、在线找对象......的员工,这在别的餐饮企业着实少见。
作为中国餐饮界的1个奇迹,《海底捞你学不会》这样1本颇有营销推广元素的书,竟然能火遍大江南北。
海底捞不仅成为餐饮界的楷模,甚至也成为中国服务业竞相学习的对象。
1个餐饮企业捞成现象级企业,市值超过亿,怎么说都是个奇迹。
然而......两类的相同点之2是,两者目前都不得意,都陷入极大的窘境。
过去1年来,海底捞市值从年月超过亿港币,到目前不到亿港币,跌去,年全年亏损超过亿元。
海底捞,现在捞不着了。
而代账过去1段时间以来,成本逐年攀升,而代账收费却越来越低,利润日渐微薄。
1些代账逐步退出行业,1些代账型做培训,剩下的代理记账则在苦苦挣扎。
代账行业目前还没有上市的,但代账行业1个融资数亿的互联网+代账,年被爆出半年净亏损上亿,且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大家都知道资本加持的亏损有其必然性,但这种亏法确实让人瞠目结舌。
海底捞和代账陷入窘境的原因是什么呢在这点上有没有共同点呢海底捞的沉没,有说是老板张勇好大喜功,在疫情4虐之下仍然大4扩张。
有说是品牌老了,团队老了没创新了......但代账陷入窘境的原因,似乎众口1词,已有定论。
无非是门槛低,竞争大,作为客户主体的小微企业价格敏感。
不可否认,这些原因确实存在。
但其中1个关键原因,其实来自前述海底捞和代账成功的关键要素,即员工群体。
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个变化就是:人口增长开始停滞,人工成本快速上升。
1切依赖“人”的行业,不管是餐饮服务业,还是财税服务业,都面临薪资要求、成就感要求等都更高的员工,尤其是Z世代员工。
这批Z世代员工,更独立、更有主见,对未来更有期望,当然需要更高的薪资待遇和更有成就感的工作体验。
如果海底捞仍然希望员工为客户贴膜、美甲、洗头、作诗、带小孩、在线找对象......,那么海底捞需要付出成本,而即使如此,员工也不1定原意按原有海底捞模式提供服务。
代账如果仍然希望专业会计埋头于记账报税、客户沟通的繁杂事务中,也必然应该付出成本,而即使如此,专业会计也不1定愿意长期从事这类工作。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为海底捞和代账曾经带来增长和利润的专业员工团队,现在成了海底捞和代账陷入窘境的关键性原因之1。
这也是两类完全不同的相同点之3。
实际上,不仅是海底捞这样的餐饮、各类代账碰到这种难题,几乎大量使用人工的企业,在中国都会面临人力成本快速上升、利润快速缩减甚至亏损的类似问题。
用人越多的服务行业和企业,会发现这个问题会越突出。
怎么办对于海底捞来说,放弃那么多与吃无关的花边服务,降低服务难度,降低服务成本,继续走麦当劳肯德基那样的标准化道路本来这也是火锅行业相对于其它餐饮类行业的优势,或是解决方法之1。
而对于代账而言,如何提升代账会计的效率,降低代账会计的成本,增加代理记账工作的成就感,不断突破的高利润服务,才是真正解决未来会计人力成本越来越高、会计对工作越来越挑剔的难题。
而财税科技的进步,为代理记账提供了解决此问题的工具。
试想现在的自会计自动化财税软件,如果不需要使用专业会计,就能完成记账报税,岂非就解决了专业会计难招、薪资成本高的问题。
而专业会计,可以带团队,沟通客户,提供专业解决方案,聚焦高利润增值业务。
与此同时,单个会计服务客户数大幅增加,即使薪资成本提高,也会取得可观的边际利润。
不仅如此,使用的自动化业财税1体化软件,非专业会计也都可以自动出具各种经营管理所需的业务数据即报表,为代账户提供内账、业务账、和经营账服务,从而有利于创造的利润与。
中国社会和经济的新变化,带来人力及人力成本的新问题,但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关键看我们怎么去应对,以及,我们采取了什么行动是否正视本文所提新的变化及趋势是否能紧跟的财税科技当然,这1切都不能代替管理的提升和精细化变革。
即使使用了的软件技术,“人”仍然将会是最为重要的要素。
与代账行业及所有服务行业共勉。
交易前请核实商家资质,勿信夸张宣传和承诺,勿轻易相信付定金、汇款等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