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骏作新华社发1段时间以来,“傍”“蹭热点”“不用先囤”等恶意商标注册行为时有发生,引发广泛。
数据显示,年至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累计驳回恶意抢注和囤积商标注册申请超万件。
企业恶意注册商标,无非是为了占用资源、待价而沽。
但是,这种行为不仅扰乱商标注册管理秩序,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也不利于企业开拓市场,打造自身品牌。
对此,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商标法律制度,加大遏制和处罚力度,及时曝光典型案例,以更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时 锋来源: 经济
交易前请核实商家资质,勿信夸张宣传和承诺,勿轻易相信付定金、汇款等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