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考试培训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部分:
### 1、会计基础理论
1. 会计概述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讲解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1个单位经济活动的1种经济管理工作。
其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会计的职能和方法:详细介绍会计的基本职能,即核算记账、算账、报账和监督,以及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
例如,通过复式记账法,能清晰地反映每1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阐述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这4个基本假设的含义。
会计主体假设明确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是假定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持续经营下去。
同时讲解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这两种会计基础,初级会计考试重点考查权责发生制,即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的确认:深入讲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6大会计要素。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如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
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像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利润是企业在1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会计等式的应用:重点是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这是会计恒等式,反映了企业某1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和收入 费用 = 利润这是利润表的编制基础,反映了企业1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这两个等式。
通过实际案例,如企业购买固定资产资产增加,可能是负债增加或者所有者权益减少,让学员理解会计等式两边的平衡关系。
### 2、会计实务操作
1. 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
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讲解原始凭证如发票、收据等和记账凭证的种类、基本内容、填制要求和审核要点。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凭证。
记账凭证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的,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例如,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要明确借贷方向,按照会计分录的规则填写。
会计账簿的登记和管理:介绍不同类型的会计账簿,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的用途、格式和登记方法。
总账是对企业全部经济业务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簿,明细账是对总账的补充,详细记录某1经济业务的情况。
日记账主要包括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
同时讲解账簿的对账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和结账方法。
2. 财务报表编制
资产负债表编制:详细讲解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包括表头、表体和表尾和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1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其编制依据是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这1会计等式。
例如,根据总账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如“短期借款”“实收资本”等项目和分析计算填列如“存货”项目需要根据多个总账账户余额分析计算填列的项目。
利润表编制:介绍利润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1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编制依据是收入 费用 = 利润。
学员需要掌握如何根据相关账户的发生额填列利润表中的项目,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等。
现金流量表编制简单介绍:对于初级会计考试,现金流量表只需简单了解其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1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 3、经济法基础
1. 法律基础与经济纠纷解决途径
法律基础:讲解法的本质、特征、渊源和分类,让学员对法律体系有1个基本的认识。
例如,我国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经济纠纷解决途径:重点介绍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这4种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
仲裁是指由经济纠纷的各方当事人共同选定仲裁机构,对纠纷依法定程序作出具有约束力的裁决的活动。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
2. 会计法律制度与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会计法律制度:深入讲解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部门规章等、会计工作管理体制包括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自律管理和单位会计工作管理、会计核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的核算要求、会计监督单位内部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和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等。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介绍支付结算的概念、原则和工具如票据、银行卡、汇兑等。
详细讲解票据汇票、本票、支票的种类、出票、背书、承兑、保证等行为和票据权利与责任。
同时讲解银行卡的分类、账户和交易,以及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等结算方式。
### 4、培训方式与学习策略
1. 培训方式
面授培训:由专业教师在教室进行面对面的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学员的现场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便于学员理解复杂的会计概念和操作。
同时,学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线上培训:通过网络平台提供视频课程、在线题库、模拟考试等学习资源。
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进度灵活安排学习,并且可以反复观看视频教程,加深理解。
线上培训还可以提供智能学习计划和学习提醒功能,帮助学员更好地管理学习时间。
2. 学习策略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和自己的时间安排,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将学习内容分解为各个小模块,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对每个知识点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
多做练习题:会计考试注重实际应用,通过做练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可以选择教材配套的练习题、历年真题以及在线题库进行练习。
在做题过程中,要认真分析错题原因,及时查漏补缺。
模拟考试环境:在考试前,要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进行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和题型分布,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同时减轻考试紧张情绪。
交易前请核实商家资质,勿信夸张宣传和承诺,勿轻易相信付定金、汇款等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