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邦元模具设计培训:完整的模具设计流程上
1 、如此完整的模具设计流程,不收藏都不行
第1步:对制品2D图及3D图的分析和消化,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品的几何形状。
2、制品的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
3、制品的技术要求即技术条件。
4、制品所用塑料名称、缩水及颜色。
5、制品的表面要求。
第2步:注射剂型号的确定
注射剂规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塑料制品的大小及生产批量。
设设计人员在选择注射机时,主要考虑其塑化率、注射量、锁模力、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注射机拉杆内间距、容模量、顶顶出形式及定出长度。
倘若客户已提供所用注射剂的型号或规格,设计人员必须对其参数进行校核,若满足不了要求,则必须与客户商量更换。
第3步:型腔数量的确定及型腔排列
模具型腔数量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制品的投影面积、几何形状有无侧抽芯、制品精度、批量以及经济效益来确定。
型腔数量主要依据以下因素进行确定:
1、制品的生产批量月批量或年批量。
2、制品有无侧抽芯及其处理方法。
3、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剂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
4、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
5、制品的投影面积与锁模力。
6、制品精度。
7、制品颜色。
8、经济效益每套模的生产值。
以上这些因素有时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在确定设计方案时,必须进行协调,以保证满足其主要条件。
性强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以及型腔位置的布局。
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镶件型芯的设计以及热流道系统的设计。
以上这些问题由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所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 完美的设计。
第4步:分型面的确定
分型面,在1些国外的制品图中已作具体规定,但在很多的模具设计中要由模具人员来确定,1般来讲,在平面上的分型面比较容易处理,有时碰到立体形式的分型面就应当特别注意。
其分型面的选择应遵照以下原则:
1、不影响制品的外观,尤其是对外观有明确要求的制品,更应注意分型面对外观的影响。
2、利于保证制品的精度。
3、利于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的加工。
先复机构。
4、利于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
5、利于制品的脱模,确保在开模时使制品留于动模1侧。
6、便于金属嵌件。
在设计侧向分型机构时,应确保其安全可靠,尽量避免与定出机构发生干扰,否则在模具上应设置先复机构。
第6步: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以上内容全部确定之后,便根据所定内容设计模架。
在设计模架时,尽可能地选用便准模架,确定出标准模架的形式、规格及A、B板厚度。
标准件包括通用标准件及模具专用标准件两大类。
通用标准件如紧固件等。
模具专用标准件如定位圈、浇口套、推杆、推管、导柱、导套、模具专用弹簧、冷却及加热元件、2次分型机构及精密定位用标准组件等。
需要强调的是,设计模具时,尽可能地选用标准模架和标准件,因为标准件有很大1部分已经商品化,随时可以在市场上买到,这对缩短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是极其有利的。
买家尺寸确定之后,对模具有关0件要进行必要的强度和刚性计算,以校核所选模架是否适当,尤其是对大型模具,这1点尤为重要。
交易前请核实商家资质,勿信夸张宣传和承诺,勿轻易相信付定金、汇款等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