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编写或编程之前,应首先编译工件的加工程序。
如果工件的加工程序较长且较复杂, 不要在机床上编程。
相反,使用编程机器或计算机编程以避免占用机器时间,简而言之,程序也应该写在程序列表上。
2当机器接通时,通常先接通机器,然后再接通系统。
在某些设计中,两者是互锁的,机器在未通电的情况下无法在CRT上显示信息。
3回到具有增量控制系统使用增量位置检测组件的机床的参考点,必须首先执行此步骤,以建立机床每个坐标的运动参考。
4调整处理程序。
根据程序的存储介质纸带或磁带、磁盘,可以通过纸带读取器、盒式磁带机、编程机或串行通信进行输入。
如果是1个简单的程序,键盘可以直接在CNC控制面板上使用。
如果程序非常简单,只处理了1个工件,则无需保存程序。
MD1方法可用于逐段输入和处理。
此外,加工前还必须输入程序中使用的工件原点、刀具参数、偏移和各种补偿。
5编辑程序如果需要修改输入的程序,则必须对其进行编辑。
此时,将模式选择开关置于编辑位置,并使用编辑键添加、删除和更改。
有关编辑方法,请参见相应的手册。
6机器锁定,程序运行。
此步骤用于检查程序。
如果有错误,则需要再次编辑。
7机床采用手动增量移动、连续移动或手动滚轮移动来加载工件和对刀。
将起点与程序的起点对齐,并设置工具基准。
8连续处理的起始坐标进给1般采用内存中的程序处理。
这种方法比纸带上的程序故障率低。
加工过程中的进给速度可通过进给速度超越开关进行调整。
在加工过程中,您可以按下进给保持按钮暂停进给运动、观察加工条件或执行手动测量。
再次按下循环开始按钮以恢复处理。
为确保程序正确,应在处理前再次检查程序。
在铣削过程中,对于平面曲线工件,可以用铅笔代替刀具在纸上设定工件轮廓,更直观。
如果系统具有刀轨模拟功能,则可用于检查程序的正确性。
9操作显示器利用CRT的各种屏幕显示工作台或刀具的位置、程序和机床的状态,以便操作员监控加工情况。
10程序输出处理结束后,如果需要保存程序,可将其保留在CNC存储器中。
如果程序太长,内存中的程序可以输出到外部设备如冲床。
磁带、磁盘等。
111般情况下,应先关闭机床,然后再关闭系统。
2、数控铣床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1每次启动前,检查铣床后面的润滑油泵中的润滑油是否充足,空压机是否开启,切削液所用的机械油是否充足等。
2启动时,先打开主电源,然后按下CNC电源中的启动按钮,顺时针动急停按钮,等待铣床检测到所有功能下操作面板上1排红色指示灯熄灭,按下机床按钮,将铣床复位,并将其置于备用状态。
3在手动操作过程中,您必须始终注意。
在沿X和Y方向移动之前,Z轴必须处于提升刀片的位置。
在移动过程中,您不能只观察CRT屏幕上坐标位置的变化,而是观察刀具的移动,然后观察CRT屏幕,以便在刀具移动到位后进行微调。
4在编程过程中,对于初学者来说,尽量少用G00指令,尤其是在X、Y、Z3轴联动中,更要注意。
清空刀具时,Z轴的移动应与X轴和Y轴的移动分开进行,也就是说,提升刀具的次数更多,插入刀具的角度更小。
有时由于斜插入,刀具会撞击工件,刀具会损坏。
5当使用计算机进行串行通信时,请执行以下操作:首先打开铣床,然后打开计算机;先关掉电脑,然后关掉铣床。
当铣床开关时,避免由于电流的瞬时变化而影响计算机。
6使用DNC计算机与铣床之间的程序传输功能时,请注意铣床的存储容量。
通常,从计算机传输到铣床的程序总字节数应小于23kB。
如果程序较长,则在传输时必须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但程序段号不得超过N9999。
如果有超过10000个程序段,可以借助MASTERCAM中的程序编辑功能取消程序段编号。
7机床发生报警时,应根据报警号查找原因,并及时清除报警。
请勿关机,否则开机后仍处于报警状态
交易前请核实商家资质,勿信夸张宣传和承诺,勿轻易相信付定金、汇款等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