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里汉字的音读和训读
不知道小伙伴们学日语时,有没有发现日语中的大部分汉字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比如“山”这个字,既可以读“やま”,又可以读“ざん”,例如“火山かざん”。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要从古代日本说起。
在古代,日本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
后来,随着汉文化的传入,日本人开始用汉文记事,便出现“音读”和“训读”的现象。
训读くんよみ:是日文原有的读音,只取汉字义。
也就是说有些概念在引进汉字前已有读音,汉字引入后,直接把汉字套上去,只取汉字义,读日语音。
例如上面讲的“山やま”。
音读おんよみ: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汉字读音。
因为传入时间不同,又分为以下几种音。
吴音:6朝时江南1带的汉字音。
汉音:唐代长安1带的汉字音。
唐音:宋、元、明代的汉字音,又叫“宋音”,接近现代音。
那我们看到1个新的单词里有汉字,怎么才能分辨是音读还是训读呢?
这里提供1些规律,供您参考。
1、1般汉字单个出现时,很大几率是训读。
例如:水みず,海うみ,空そら。
2、汉字+平假名组成的单词,基本上是训读。
例如:帰るかえる,挙げるあげる,美味しいおいしい。
3、两3个汉字在1起时,很大几率是音读。
例如:電気でんき,自動車じどうしゃ。
但也有例外,例如:田舎いなか,時雨しぐれ,恋人こいびと。
综上所述,日语学习还是要多读多听多背。
但由于音读现象的存在,与其他国家小伙伴相比,中国人学日语还是占很大优势的。
交易前请核实商家资质,勿信夸张宣传和承诺,勿轻易相信付定金、汇款等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