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盲目相信高校排名
目前,各类高校的排行榜非常流行,排名方式不同,排名结果也5花8门。
对于这些排行榜,不能盲目地去相信。
判断高校的实力到底如何,还要靠考生自己。
首先,考生要搜集目标院校近年来的考研分数线、录取人数及录取比例等,判断是否适合自己报考。
其次,了解该院校近年来的学术贡献、有哪些导师及导师的论文,判断出该校的学术水平。
然后,看该校的就业率及所处的地理位置。
考生希望毕业后去哪里就可以考虑哪里的学校。
另外,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强势专业和劣势专业,名校里面也不都是强势的专业,考生择校的时候还要和择专业结合起来。
2、顽固的名校情结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强势和劣势专业,名校只是强势专业的实力和数量上更胜1筹。
而且名校竞争激烈,分数线高,录取比例低,调剂情况频繁。
大家1定要实事求是,把录取作为 终目的,不要盲目贪恋名校,适合自己的才是 的。
3、左右徘徊,频繁更换报考院校
在每年的考研中,都有1些同学在几所学校之间犹豫不决,频繁地更换考研报考院校,有的甚至在考研报名前夕开始换别的院校。
由于各个院校的考试内容及参考书目都不1样统考除外,考生换学校就意味着之前的复习白费,要重新购买教材,重新复习。
这种行为对考研的危害性非常大,不仅会浪费考生大量的时间还会影响考生复习的心情。
除非你特别不喜欢之前的院校,1般不建议同学们中途换院校。
建议: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因为考生对所选院校及自身没有做详细的了解,轻率地选择了1个学校。
考生在择校时要多与师兄、师姐交流,向他们了解1下择校的原则和信息。
有些同学进了录取的学校之后觉得情况和自己想象中的差距很大,情绪反差很大, 终受害的是自己。
4、认为热门专业肯定好找工作
考研报考时往往能看到这样的现象:管理、法律、计算机等学科报考和录取的比例为几十比1,而1些冷门的专业却是少有人问津,甚至连计划招收的人数也达不到。
很多考生认为热门的专业就能有1个好的未来。
的确,热门专业会给人这样的印象:市场大、就业前景广阔。
但越热门的专业毕业人数也就越为庞大,也就意味着你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
当几十人甚至数百人同时竞争1个职位,而你不幸成为这场比赛的失利者时,这难道是你所希望的
交易前请核实商家资质,勿信夸张宣传和承诺,勿轻易相信付定金、汇款等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