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国内铜消费缓慢复苏,根据供需平衡表,4月份国内去库3.8万吨,去库幅度较去年加大,但表观需求量较3月略有下滑。
4月电解铜杆周度开工率均值较上月下降1.87个百分点,至69%,4月电力行业用杆加工费较上月小幅下滑,其中华东、华南、华北月均加工费较上月下跌9、37、17元/吨。
4月电解铜杆市场订单减弱,3月下旬铜杆企业订单激增部分透支4月消费,再生铜杆虽优势下降,但对铜杆消费带动作用也不明显;4月安徽、浙江、江西黄铜板带加工费月均值较上月均减少25元/吨,紫铜板带加工费与上月持平,铜板带加工费上行趋势在4月暂缓。
整体上,国内下游消费复苏力度在4月份减弱。
相较微观领域铜材产出表现不佳,宏观经济乐观预期不改。
在刚过去的“51”假期,旅游业迎“报复性”消费,消费者信心稳步上升,“51”假期创纪录的旅行和消费进1步巩固复苏势头,5月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增长5.2%,其国内需求保持旺盛是带动经济增长主因,中国将成为2023年拉动亚太地区增长的关键因素。
在过去的4个月,中国经济复苏势头相对温和,中国制造业PM1在荣枯线上下波动,4月份跌至荣枯线下方,新订单指数下滑明显,预计后续稳增长政策形成实物量速度将加快,中国经济复苏将在3季度出现明显改善,从而带动铜需求恢复。
电力投资有望再创新高。
1—3月电网投资668亿元,同比增长7.5%,前值2.2%,国家电网董事长在1月中旬表示2023年电网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增速达3.8%,电网领域铜消费有望继续稳中有升。
电源投资1264亿元,同比增长55.2%,前值43.6%,从电源投资分项数据中可以看出投资增量主要来自太阳能领域,1—3月太阳能新增装机量33.66GW,较去年同期增加20.45GW。
据测算光伏系统每GW装机需要消耗5250吨铜,由此可测算出光伏领域1—3月耗铜较去年增加10.7万吨,电源侧在最近3年进入建设高峰期,预计2023年新旧能源将进1步发力,电源投资有望超过8000亿元,电源侧耗铜增量可期。
家电领域复苏迹象明显。
1—3月电冰箱产出增速8.4%,前值7.9%;洗衣机产出增速6.9%,前值1.8%;空调产出增速12.6%,前值10.8%。
1—3月家电耗铜53.72万吨,同比增加6.17万吨。
2022年家电领域中空调耗铜占比达83%,今年以来各空调厂家优惠活动频出,空调企业排产高涨也带动了铜管消费增加,据SMM调研,3月铜管开工率90.29%,环比增加21.96个百分点,同比增加4.72个百分点。
据产业在线公布的重点空调企业排产计划,4月重点空调企业计划排产1696万台,环比增加4.0%,同比增加15%。
预计4月铜管开工率将继续增加,家电领域1季度表现亮眼,将为后续家电销售旺季打下基础。
新能源车托底车市消费。
1—3月中国汽车产量621万辆,同比增速4.3%,前值14.5%,其中新能源车产量165万辆,同比增速28%,前值19%。
4月车市回暖,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前3周乘用车市场0售100.7万辆,同比增长72%,较上月同期增长20%。
4月份各地补贴政策逐渐趋于尾声以及上海车展召开,消费者观望情绪逐步减退。
4月国内新能源车企销售数据亮眼,比亚迪单月销量超过21万辆,中汽协预计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900万辆,较2022年增加27.5%。
新能源车仍然是2023年车市增长引擎,考虑到新能源车铜消耗量是传统车4倍,预计2023年车市耗铜增量可期。
房地产曲折复苏。
地产前端开发销售同比下滑,但竣工增速继续增长,“保交楼”政策成效正显现。
4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日均41.64万平方米,同比上升28%,环比下降22%,楼市成交热情冷却,房地产复苏道路曲折,不过铜消费主要集中在地产后周期,房屋竣工面积回升使得地产领域耗铜仍趋于增长。
海外主要经济体表现不佳,欧元区1季度GDP环比增长0.1%,美欧经济均有陷入衰退担忧,美欧制造业PM1在今年也1直是在荣枯线下方运行,海外铜消费难有增量。
铜消费主要增长动力来自国内,国内终端消费正在复苏,预计铜表观消费环比将逐步正。
交易前请核实商家资质,勿信夸张宣传和承诺,勿轻易相信付定金、汇款等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