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鸡1般均采用群体给药,因此要特别注意剂量,给药次数和疗程,在剂量上1般应按其体重来推算,减小误差,掌握准确的用药剂量,如果是驱虫药1次即可达到治疗目的,但对多数药物来说,必须重复给药才能达到疗效,为了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又不致出现毒性反应,因此要特别注意给药次数和间隔时间。
大多数药1天给12次,疗程35天。
2、注意饲料或饮水时药物添加标量的换算
据报道34周龄的雏鸡24小时平均饮水量为体重的1820%,因此,如果雏鸡使用1种药物口服量为每公斤体重12mg,每日2次。
换算成饮水给药,即1天每只鸡每千克体重用药量为24mg,相当于200ml水中加入其药物24mg,生产中饮水量与饲料量的比例为2:1,即加到饲料中的药物应为饮水浓度的2倍。
3、鸡1般在宰前10天左右停止给药,以保证产品中无药物残留。
4、鸡没有胆酯酶储备,所以对抗胆碱酯酶药如有机磷酸酯类非常敏感,所以驱线虫时应选用左旋咪唑,苯并咪唑类安全性较好的药物。
禁用敌百虫。
5、鸡无汗腺高温季节热应激时,应加强物理降温、以防中暑,也可在饮水中加入Vc或多种维生素溶液,减少应激,另外鸡不会呕吐,因此中毒时用催吐药无效,有机磷药物中毒时可使用双复磷,同时灌服0.1%0.2%高锰酸钾。
6、产蛋期慎用药物
1、磺胺类药物,硫酸链霉素,降低血钙水平,使产蛋率下降,蛋品质下降。
2、莫能菌素:喹乙醇,宜在蛋中残留,剂量过大也会降低产蛋率。
3、呋喃类药物用后产蛋量下降。
4、金霉素:吸收后与血钙结合,形成难溶的钙盐,从而阻碍蛋壳的形成。
5、新斯的明:影响子宫机能,造成蛋壳变薄,产软壳蛋。
6、肾上腺素:可是正常鸡推迟产蛋。
7、注意配5禁忌:为了提高药效,常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5使用,但如果配5不当,则可能出现疗效减弱或毒性增加的变化,称为配5禁忌。
因此在临床中应彻底了解所用药物的特性和使用特点,不能胡乱搭配,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重用药量为24mg,相当于200ml水中加入其药物24mg,生产中饮水量与饲料量的比例为2:1,即加到饲料中的药物应为饮水浓度的2倍。
交易前请核实商家资质,勿信夸张宣传和承诺,勿轻易相信付定金、汇款等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