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40岁,江西人。
3年前出现痉挛性斜颈,颈部向右倾斜,不能扶正,曾在江西、湖南、北京等地检查,均诊断为痉挛性斜颈,多次服用中西药,可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因病证加重而前来诊治。
以前服用过中西药,颈部向右歪斜,肌肉僵硬,扶正疼痛增加,大小便异常,走路困难。
王常在大夫给予,天花粉,葛根,熟地黄,龟板,白芍,炙甘草,全蝎,鳖甲等。
30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分2服。
2诊:身热口渴减轻,加黄柏、知母等。
30剂。
3诊:筋脉酸胀缓解,加黄芪、葛根等。
30剂。
4诊:5心烦燥、盗汗基本解除,加海风藤、络石藤等。
30剂。
5诊:自觉颈项臂足强直减轻,加山芋肉、蜈蚣等。
30剂。
6诊:未再出现痉挛性斜颈,加威灵仙、巴戟天等。
30剂。
之后,以前方因病证变化酌情加减用药治疗120余剂,基本恢复正常。
停药观察随访1年,未复发。
图片
王常在医生认为:由于肾阳虚或肾阴虚,造成水不涵木,而肝风内动;或久病、积劳成疾、体质素弱,造成易受寒邪,寒凝瘀阻而经络不通;或嗜食肥甘,缺乏运动,情志不畅等,造成痰湿内阻,而气血瘀滞,等等复杂的原因,造成颈部经络、气血、津液不能正常流行,而瘀阻生风、生热。
那么,治疗上,就不能“1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只分析痉挛的表现,而应“治病求本”,从根本上解决痉挛的发生!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图片
中医脏腑理论认为,脾属土,主肉,开窍于口、唇,其华在面,痉挛性斜颈患者多面色失华,舌苔白腻,有齿痕,结合脉诊,同样的病情情况,不同的患者脉象也是不1样的,痉挛性斜颈患者脉象1般是濡脉或沉细脉等比较常见,同样是痉挛性斜颈,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状况,需要结合患者自身情况下,才能得出准确的治疗方案,这也就是中医辨证的精髓所在。
图片
王医生把人体看成1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为统1性的思想,以“辨证论治”的方式来辨证治疗;于传统中医学经典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历代名医对于痉病诊疗提出的观点,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开窍通络,熄风止痉挛等方式来治疗痉挛性斜颈,在多变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为广大的痉挛性斜颈患者带来了康复的福音。
交易前请核实商家资质,勿信夸张宣传和承诺,勿轻易相信付定金、汇款等交易方式。